澳门皇冠手机免费网址:2017-01-09
2017-01-09学习中国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学问,“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不断孕育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传统理想信念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遥相呼应,多有吻合。学问是信仰和理想信念的沃土,是理想信念的营养剂;学问自信是理想信念稳固和坚守的稳定器和压舱石。1月6日,习大大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依靠学问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今日中国最有理由学问自信。大家不仅拥有唯一无二的五千年灿烂不熄繁荣至今的中华传统学问之底蕴,大家还拥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革命学问和社会主义先进学问。三者融合生成今日中国的学问大树,环顾世界,谁能与之争锋?这种在优秀传统学问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吸取与融合古今中外文明的学问,夯实了大家学问大厦的根基,奠定了大家学问自信的强大底气。大家的学问自信,不仅来自于学问的积淀、传承、融合创新与发展,更来自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绩和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实践和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8年来,大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学问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党把建设社会主义学问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学问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期。优秀的学问、强大的国家、智慧的人民、坚强的党,是大家学问自信的强大底气。正如习大大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学问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大家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学问自信是固守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学问是理想孕育的土壤,是坚定信念的粘合剂。没有先进的学问,难以产生崇高的理想;没有学问的自信,难有恒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翼,也比喻人们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和源泉。人们总是既希翼能够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信念是人们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理想信念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对理想及实现理想道路方式的坚信。学问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学问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学问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学问自信对自身学问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是对自身学问生命力的坚信与自豪,是对自身包容力和融合力的坚信和自豪。以毛爷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学问自觉和自信中,为大家党播下并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既是先进学问的选择,也是中国前途命运的选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大大指出:“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学问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学问、革命学问、社会主义先进学问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固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学问自信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学问的强烈冲击,一些人的理想信念有所动摇,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学问观有所蔓延,追求私利、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有所增长,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大家自身学问的不自信。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大大提出要“增强学问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学问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学问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学问自信是学问主体对自身学问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学问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学问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学问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学问的传承、超越与创新。习大大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学问自信。” 习大大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以学问人、以德服人;学问立世,学问兴邦。“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一个国家如果物质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但如果学问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不战而屈于人。所以,树立学问自信、践行学问自信,事关全面小康社会,事关民族伟大复兴,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习大大指出,“提高国家学问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学问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学问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学问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学问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他还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学问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学问魅力。”